专业设置

您的位置: 学院首页 > 学院概况 > 专业设置 > 正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软件行业的中流砥柱

一、什么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一门融合计算机科学原理和技术应用的学科,它不仅构成了计算机设计与应用的基础,更成为众多研究学科的重要支撑。大连外国语大学该专业以培养具备广阔职业发展前景的复合型软件人才为目标,依托 “计算机 + 外语”、“人工智能 + 语言”两大特色,为学生打造多元化发展路径,旨在实现国际化、应用型和研究型人才的全面培养。在专业改革的推动下,借助 AI 和大模型技术,进一步提升学生在计算机领域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

在课程设置上,我们着重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他们在软件服务外包企业、金融机构、政府机关以及科研院所等部门从事软件需求分析、设计、开发、测试和维护等工作的能力。同时,通过科学严谨的课程体系,使学生深入掌握人工智能的基本理论,熟练运用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理论与方法,以应对“语言智能”领域中的各类问题。

针对当前的研究热点,如“语言大模型、自然语言理解、语言情感分析、机器翻译”等,我们更是加强了对应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力度,以期在人工智能与语言交叉领域取得更多突破性的成果。

二、大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特色是什么?

大连外国语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作为学校的重点学科,不仅荣获了辽宁省本科一流专业的称号,还被列为辽宁省“应用转型”发展试点专业。经过近二十年的不懈探索与持续发展,该专业在课程设置上日益完善,积累了大量优质的课程资料与项目案例,并汇聚了一批年富力强、教学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同时,在实践教学与国际交流等方面,该专业也形成了一系列特色鲜明的教育模式。与国内外同类专业相比,大连外国语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具有如下两大鲜明特色:

1.特色一:“计算机+外语”:

为充分发挥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的学科优势,并适应当前国际合作频繁、软件外包行业蓬勃发展的形势,本专业显著增加了ESP(专业用途英语)和日语课程的比重。我们自主编写了针对听说读写的初、中、高等级“IT英语”系列教材,并提供了与之相匹配的系列课程。这些举措旨在培养具备扎实英日语言基础、具备熟练听说读写能力的IT行业人才。

学生不仅能够通过阅读和听取相关外文学习资料,了解IT行业的最新动态,还能流利地使用英语和日语讨论或探讨IT行业话题。课程设置注重培养学生的外文写作能力,以确保他们在软件开发及测试中能够撰写准确、清晰、得体的应用文档。此外,在原有增加 ESP 和日语课程比重的基础上,利用 AI 技术提升外语学习效果。引入智能外语学习软件,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外语学习方案,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和学习目标进行智能辅导。

通过与多所国外知名大学开展课程与学分互认,并提供灵活的留学形式,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出具备国际化视野和外语能力的IT技术人才,助力他们更好地拥抱未来。

2.特色二:“人工智能+语言”:

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重要驱动力,人工智能正深刻改变着世界。其中,NLP(自然语言处理)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分支,正日益受到广泛关注。机器翻译、聊天机器人、情感分析、语音识别等都是NLP领域的热门研究方向。

本专业充分利用大连外国语大学在语言学方面的学科优势,结合 AI 和大模型技术,强化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人才培养。利用大模型构建更强大的语料库,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语言数据资源,用于算法训练和模型优化。与语言智能研究中心紧密合作,开展基于大模型的自然语言处理项目实践,培养学生在语言智能领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成为既懂算法又具备语言学知识的交叉学科人才。

总之,本专业强调“人工智能+语言”的复合型人才培养,课程设置紧密围绕企业需求和行业研究热点,以工程实际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注重工程项目实训、双语学习以及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语言智能”领域相关问题的能力培养。我们致力于培养具备国际化视野、扎实外语基础和熟练听说读写能力的IT技术人才,为行业的持续发展和国际交流贡献力量。

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什么?

基于本院人才培养规划,结合“计算机+外语”和“人工智能+语言”两大特色,本专业进行了严谨科学的课程规划与建设。我们特别重视“个性化教育”,针对编程技术爱好者与数学理论高手,于本科三年级特设“Web工程”与“人工智能”两大专业实践方向。通过市场调研与专家深入研讨,我们为本专业精心构建了六大课程群,具体如下:

1. 基础理论类课程

微积分、线性代数等数学课程为学生提供扎实的数学基础,有助于理解复杂的算法和模型原理。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与算法等计算机理论课程,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科学的核心知识,为后续学习和实践打下坚实基础。

2. 外语强化类课程

IT 英语系列课程和日语课程,结合 AI 辅助教学工具,提升学生的外语听说读写能力。智能翻译软件和在线语言学习平台的应用,让学生能够接触到更丰富的外语学习资源,更好地了解 IT 行业的国际动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3.Web工程方向课程

针对算法理论薄弱但编程能力强的学生,提供成才与就业新途径。课程分为网络技术、Web项目开发和OOP三大分支,涵盖计算机网络安全、物联网技术导论、Linux操作系统、Web设计与开发、JSP程序设计、Java EE框架技术、基于Java语言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与实践类课程等内容。

4.人工智能类课程

为数学天赋出众的学生开辟新领域,培养算法理论掌握与机器学习、深度学习模型应用能力。课程包括Python程序设计、机器学习导论、深度学习导论、科学计算与数据分析等基础理论,以及语料库语言学(双语)、语言智能导论、自然语言处理、机器翻译等NLP研究课程。

5.知识强化扩展类课程

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进一步成长空间。知识强化类涵盖拔尖人才强化实践系列课程以及高等数学强化课程;知识扩展类则包括单片机系统、嵌入式系统、云计算与大数据、工程经济学和数字媒体技术等课程。

6.创新实践类课程

通过实战项目与企业实训,充实学生实战经验,避免纸上谈兵。软件工程类包含软件工程导论、软件需求分析和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等课程;项目实践类则涵盖DBMS技术实践、工程项目实训和创新创业实践等内容。

经过上述六大课程群的相互协作与配合,我们致力于精心培育出一批既拥有坚实理论基础,又具备卓越外语能力,同时富有创新实践精神的复合型人才。这样的人才将能够满足当今社会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的多样化需求,为行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智慧。

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就业及就业前景

本专业与国内外众多知名软件企业建立了深度的合作关系,共同打造了校外实训实践基地,营造了一个产、学、研相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环境。我们创新性地实施了“企业同步支持学校进行实践教学模式”,通过“理论—实践—理论—再实践”的循环教学模式,不断锤炼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确保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深化理论理解,提升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毕业后,将具备在企事业单位从事计算机领域的技术开发、维护、测试、教学、科研及管理等工作的全面能力,他们可以胜任的岗位包括软件开发工程师、软件测试工程师、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算法工程师、NLP(自然语言处理)算法工程师等多个专业方向。

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我们与IBM、埃森哲、思科、信华信、东软等十余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了紧密的校企合作关系。通过校外实践实训基地的建设、线上线下共享课程的开发、联合培养计划的实施、企业实习的安排以及各类人才交流活动的组织,我们积极推进校企联合的“订单式”人才培养,实现了学校与企业协同育人的良好局面。这一举措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使得本专业历年毕业生的就业率稳定在96%以上,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广泛赞誉。

五、哪些考生适合报考本专业?

1.对于计算机编程充满热情的考生:本专业特别针对善于思考、逻辑思维能力强,并热衷于“人工智能+语言”领域研究的考生,提供了一套完备的人才培养方案,在 AI 和大模型技术的助力下,使其具备深入探索计算机领域前沿技术的能力。

2.对外国语言文学怀有浓厚兴趣的考生:借助学校的外语优势和 AI 辅助外语学习工具,本专业将为你营造一流的外国语言(英日双语)学习环境,助力你在语言领域的深入探索。

3.对于计算机编程和外国文学均抱有浓厚兴趣的考生:本专业秉承大外“崇德尚文、兼收并蓄”的校训,致力于培养两类复合型人才:一是具备出色外语交流能力的计算机行业专业人才,二是拥有计算机行业背景的外事翻译人才,从而满足多元化的发展需求。

4.有出国留学意向的考生:本专业与日本、欧美及澳洲多所国外知名大学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互相承认课程设置和学分。我们提供“2+2”、“3+1”、“3+1+1(研究生)”、“3+2(研究生)”、“3+1+2(研究生)”等多种留学形式供你选择,确保每位考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留学路径。


下一篇:软件工程